近日,科學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核醫學》(第4版本)正式出版,三峽醫學檢驗實驗室醫學總監賴建平教授受邀作為核心編委參與此次教材第五章《體外分析技術》編撰工作。
賴教授指出,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技術是腫瘤診斷與療效評估的重要工具之一,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正常參考值為<2個/5mL,其臨床意義顯著——靈敏度高、可早于影像學預測腫瘤復發轉移,并能實時反映惡性程度、療效及耐藥性。循環腫瘤細胞是指從原發或轉移灶脫落進入外周血的腫瘤細胞,被譽為“液體活檢”的重要標志物。CTC檢測具有超早期預警、無創安全、動態實時監測等優勢,作為液體活檢新技術為現有檢測手段作有效補充,這些特性使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技術成為腫瘤早篩、預后評估、精準治療的全周期管理利器,尤其對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高發癌種具有重大臨床價值。
此次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技術技術入選國家級本科教材,是繼CTC檢測團體標準發布后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標志著我司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的標準化方案獲學術界全面認可,未來將進一步推動技術下沉至基層醫療,惠及更廣泛人群。展望未來,隨著腫瘤診療進入“精準時代”,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技術潛力將持續釋放。賴主任表示:“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正從實驗室走向臨床一線,我們期待與更多醫院及科研院所攜手,不斷提高腫瘤診療的科學性、有效性,共同推動精準診療事業進一步發展,造福廣大患者和家庭。”